
Omdia:2027年北美PON OLT端口出货量将达到300万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发布时间:2022-07-01
【概要描述】 分析公司Omdia(Light Reading的姊妹公司)最近一份报告发现,近年来,提供1Gig 25G SFP-DD PON OLT或更高宽带服务的全球有线运营商数量从2019年的45%跃升至今天的60%。在北美,这一数字从2019年的78%上升到今天的88%。Omdia分析师调查了178个地区的760多家固定宽带服务提供商,以了解千兆产品的增长、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。 Omdia首席分析师兼研究经理Jaimie Lenderman确定1Gig 25G SFP-DD PON OLT增长背后有四个主要驱动因素:消费者对高质量带宽服务的需求、运营商技术升级、营销策略和用户感知,以及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光纤网络的投资。 关于消费者需求,Omdia预测,到2026年,将有6700万消费者订阅500Mbit/s或更快的服务,高于2021年的1600万。这一增长源于更多人永久在家工作以及在线游戏和直播的增加。 Lenderman表示,千兆产品的增长也受到运营商技术升级的推动,在北美,PON技术的采用在急剧扩大。根据Omdia的数据,2019年,北美PON OLT端口出货量为30万个,到2021年,该数字上升至83.1万个。而且分析师认为这种趋势仍在继续。Lenderman表示:“我们预计到2027年,北美OLT 25G SFP-DD PON OLT端口出货量将达到300万,届时98%的OLT端口出货量将为10Gig或更高。” Omdia表示,支持1Gig成为全球新标准的第三个驱动因素是竞争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为1Gig做广告,其他提供商也面临着这样做的压力,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客户——尽管事实上1Gig 25G SFP-DD PON OLT的使用仍处于初期阶段。Lenderman指出:“潜在的看法是,如果用户认为竞争对手的网络更好,他们可能会选择这种服务,即使他们的计划不是使用千兆服务。对称服务尤其如此。” 最后,Lenderman指出,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光纤宽带网络的大量投资推动了全球(以及北美)向千兆服务的升级。 各种估计都预测,未来几年光纤部署的增长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。在RVA为光纤宽带协会(Fiber Broadband Association)撰写的一份2021年报告中,该公司预测,未来五年部署的光纤数量将超过迄今为止已经建成的光纤数量。 Research and Markets最近的另一份报告估计,在2022年至2026年间,仅北美地区的光纤到家(FTTH)增长就将超过1250亿美元。而在美国,一项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650亿美元的承诺,已经将光纤作为未来网络的“黄金标准”。 Omdia表示,那些在光纤建设方面创纪录的投资将加速千兆产品的增长。 Lenderman表示,虽然目前缩小数字鸿沟并没有推动许多千兆产品服务,但它使最后一英里的成本降低,这有利于之后千兆服务的提供 25G SFP-DD PON OLT。
Omdia:2027年北美PON OLT端口出货量将达到300万
【概要描述】 分析公司Omdia(Light Reading的姊妹公司)最近一份报告发现,近年来,提供1Gig 25G SFP-DD PON OLT或更高宽带服务的全球有线运营商数量从2019年的45%跃升至今天的60%。在北美,这一数字从2019年的78%上升到今天的88%。Omdia分析师调查了178个地区的760多家固定宽带服务提供商,以了解千兆产品的增长、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。
Omdia首席分析师兼研究经理Jaimie Lenderman确定1Gig 25G SFP-DD PON OLT增长背后有四个主要驱动因素:消费者对高质量带宽服务的需求、运营商技术升级、营销策略和用户感知,以及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光纤网络的投资。
关于消费者需求,Omdia预测,到2026年,将有6700万消费者订阅500Mbit/s或更快的服务,高于2021年的1600万。这一增长源于更多人永久在家工作以及在线游戏和直播的增加。
Lenderman表示,千兆产品的增长也受到运营商技术升级的推动,在北美,PON技术的采用在急剧扩大。根据Omdia的数据,2019年,北美PON OLT端口出货量为30万个,到2021年,该数字上升至83.1万个。而且分析师认为这种趋势仍在继续。Lenderman表示:“我们预计到2027年,北美OLT 25G SFP-DD PON OLT端口出货量将达到300万,届时98%的OLT端口出货量将为10Gig或更高。”
Omdia表示,支持1Gig成为全球新标准的第三个驱动因素是竞争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为1Gig做广告,其他提供商也面临着这样做的压力,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客户——尽管事实上1Gig 25G SFP-DD PON OLT的使用仍处于初期阶段。Lenderman指出:“潜在的看法是,如果用户认为竞争对手的网络更好,他们可能会选择这种服务,即使他们的计划不是使用千兆服务。对称服务尤其如此。”
最后,Lenderman指出,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光纤宽带网络的大量投资推动了全球(以及北美)向千兆服务的升级。
各种估计都预测,未来几年光纤部署的增长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。在RVA为光纤宽带协会(Fiber Broadband Association)撰写的一份2021年报告中,该公司预测,未来五年部署的光纤数量将超过迄今为止已经建成的光纤数量。
Research and Markets最近的另一份报告估计,在2022年至2026年间,仅北美地区的光纤到家(FTTH)增长就将超过1250亿美元。而在美国,一项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650亿美元的承诺,已经将光纤作为未来网络的“黄金标准”。
Omdia表示,那些在光纤建设方面创纪录的投资将加速千兆产品的增长。
Lenderman表示,虽然目前缩小数字鸿沟并没有推动许多千兆产品服务,但它使最后一英里的成本降低,这有利于之后千兆服务的提供 25G SFP-DD PON OLT。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发布时间:2022-07-01
- 访问量:
分析公司Omdia(Light Reading的姊妹公司)最近一份报告发现,近年来,提供1Gig 25G SFP-DD PON OLT或更高宽带服务的全球有线运营商数量从2019年的45%跃升至今天的60%。在北美,这一数字从2019年的78%上升到今天的88%。Omdia分析师调查了178个地区的760多家固定宽带服务提供商,以了解千兆产品的增长、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。
Omdia首席分析师兼研究经理Jaimie Lenderman确定1Gig 25G SFP-DD PON OLT增长背后有四个主要驱动因素:消费者对高质量带宽服务的需求、运营商技术升级、营销策略和用户感知,以及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光纤网络的投资。
关于消费者需求,Omdia预测,到2026年,将有6700万消费者订阅500Mbit/s或更快的服务,高于2021年的1600万。这一增长源于更多人永久在家工作以及在线游戏和直播的增加。
Lenderman表示,千兆产品的增长也受到运营商技术升级的推动,在北美,PON技术的采用在急剧扩大。根据Omdia的数据,2019年,北美PON OLT端口出货量为30万个,到2021年,该数字上升至83.1万个。而且分析师认为这种趋势仍在继续。Lenderman表示:“我们预计到2027年,北美OLT 25G SFP-DD PON OLT端口出货量将达到300万,届时98%的OLT端口出货量将为10Gig或更高。”
Omdia表示,支持1Gig成为全球新标准的第三个驱动因素是竞争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为1Gig做广告,其他提供商也面临着这样做的压力,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客户——尽管事实上1Gig 25G SFP-DD PON OLT的使用仍处于初期阶段。Lenderman指出:“潜在的看法是,如果用户认为竞争对手的网络更好,他们可能会选择这种服务,即使他们的计划不是使用千兆服务。对称服务尤其如此。”
最后,Lenderman指出,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光纤宽带网络的大量投资推动了全球(以及北美)向千兆服务的升级。
各种估计都预测,未来几年光纤部署的增长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。在RVA为光纤宽带协会(Fiber Broadband Association)撰写的一份2021年报告中,该公司预测,未来五年部署的光纤数量将超过迄今为止已经建成的光纤数量。
Research and Markets最近的另一份报告估计,在2022年至2026年间,仅北美地区的光纤到家(FTTH)增长就将超过1250亿美元。而在美国,一项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650亿美元的承诺,已经将光纤作为未来网络的“黄金标准”。
Omdia表示,那些在光纤建设方面创纪录的投资将加速千兆产品的增长。
Lenderman表示,虽然目前缩小数字鸿沟并没有推动许多千兆产品服务,但它使最后一英里的成本降低,这有利于之后千兆服务的提供 25G SFP-DD PON OLT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相关资讯
-
新品发布 | 四川光恒首发50G PON combo OLT三模兼容光器件
四川光恒首发50G PON combo OLT三模兼容光器件(50G PON+XGS PON+GPON OLT),符合ITU-T G.9804.3 (2021)协议标准,器件产品性能可靠、同轴小型化尺寸封装可适用于QSFP以及SFP模块。 - 光恒公司荣获 | 2023年中国光器件与辅助设备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05-24
- OFC2023 | 光恒公司携最新产品亮相OFC 展位号#6005 02-23
Copyright © 2020 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3203号